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养生文化

李谨伯谈养生(2)呼吸的重要性

2013-08-21 15:53:44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1434次 评论:0


李谨伯谈养生(2)呼吸的重要性 
人类在呼吸中排出二氧化碳,遇水会化合成为“碳酸”。“碳酸”是一种极不稳定的酸,容易和体内其它液体物质化合,有害于人体组织中,形成病因,人类80%的疾病与呼吸有关,呼吸不当为致病的重要原因。人类所有顽症,大多与此因素有关。其他如情绪、饮食、气候和不正确身姿。
呼吸越慢的动物,寿命越长。当然也不是主张越慢越好,要“柔和,均细,深透,绵长”,最后以致完全停止口鼻的呼吸,而用身体的毛发呼吸。因为只要一吸气,中枢神经就要兴奋,不可能真正的“入静”,更无法“入定”了。婴儿激动时,吸短,呼长,他是在驱动小腹在蠕动,用呼吸可以控制自主神经,特别是“呼气”可以促进副交感神经舒缓,可以抵消交感神经的兴奋,这一点很重要!因为人类疾病,虽然有许多因素行成,但它反映在人体器官上,却是单纯的,都离不开自主神经的作用,都是表现为自主神经过度兴奋,这一点与情绪,饮食,劳累,气候,身姿不正是一致的。用呼吸可以控制自主神经,来抵消交感神经的兴奋,正确的呼吸方法可防病、治病。
调整呼吸一定要和调神同步进行,最终才能达到“闭息”、“止息”,所谓“灭息定”的地步。口鼻基本停止呼吸,而是用身体毛发呼吸,只有息止,才能心念静止,要“心息相依”才能“意气相随”。识神不用,则生气、积气,才能生精,此自“无为”而能至“有为”。当能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,所以能自“有为”而至“无为”。所以调息、调神是由“有为”转为“无为”的重要步骤。
1. 呼吸方法,忌用:喘气、风息、声息、间断息。
2. 、细、深、长,呼吸自然;
3. 不用力,轻、柔、慢、园;
4. 不出声,不要想口、鼻,仍要守窍;
5. 最好不用口鼻孔,用鼻根、鼻窦,哼气,吸气,将来用咽喉。如果用鼻孔吸气,不可能吸长;
6. 肚皮在初练时,可以收缩、凸凹,但一旦气脉打通后就不需再练肚子的凸凹,腰围和全身自然会涨,将来,小腹内收,贴背,小腹是基本不动的,最初练,小腹一定要放松自然;
7. 小腹要内收,有肚子贴背的感觉;
8. 渐渐由“腹呼吸”发展到“腰围”呼吸,再进一步闭息到用“体”呼吸,即“毛发”呼吸;
9. 调息一定要不能想口鼻,一想口鼻,血压会立刻上升,所以练调息要想一个“中心”,这个中心可以是下丹田,或中丹田,上丹田,可以是炁穴,下玄关或阴跷窍;
10.   调息要“意守中心”,意守的方法就是想“中心”在开阖,在呼吸,想“中心呼吸”就是“守窍”、“守中”、“守一”;
11.   调息、守窍还有一个原则:就是意念向背后想,想后背部分,从后想,不要从前面想;想身内的窍不要想身外,也可以想脊柱,一节节想,要反想,想后不想前,想身内,不想身外,所谓“反观内照”。
12.   要“阖目”想,不要睁眼练调息、调神;
13.   练调息、调神,会感觉身体越来越高大,不是缩小;只有“采药”时才感觉自身缩小;
14.   无论什么时候调息,守窍时腰、颈都要伸直,放松,还要松圆,要柔、要轻、要慢慢绵绵的呼吸。“吸唯绵绵,吐唯慢慢。”
15.   “守窍”,如果老想着丹田一点,是守不久的,它会跑窍,思想转移。“守窍”的秘诀是想丹田在轻微的开合呼吸,想它的感觉。

图片资讯

精彩文章

热点推荐